文、图/陈慧
我们都认为成功很难,因为要付出太多舍弃太多,固然成功会很痛苦,就不去想和追求。实际上,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吃惊地发现,那些生活在贫困线上的人才是真的有耐心,有吃苦耐劳的品质,他们正是以这种惊人的耐心忍受着不成功的现实和生活。你可以不思成功,但你的生活并不会因此而轻松;你追逐成功,你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如果说成功归于天赋和才华,倒不如说是因为持之以恒的专注。
我们董事长杨文生同志时常挂在嘴边,“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日积月累,你会发现很多惊喜。”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要知道能够在这世界上独领风骚的人,必定是专心致志做一件事的人。我们的企业文化便是如此,上自董事长,下至每一位兢兢业业的员工,都在专注于皖信“二次创业”和建立美好家园而奋斗。这是皖信最强有力的软实力,是我们屹立于行业先锋的秘密武器。
为了弘扬这种文化精髓,我们在新人的培养上也是着重于做人与做事的方式态度。培养新员工是每一位管理者都要共同面对的话题。没有社会经验,完全一张白纸,新员工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他们会受到最初在公司遇到的上司及前辈的影响。问题是,遇到的上司及前辈会是什么样的人呢?对他们的成长是否有正面影响呢?或者,他们会完全被那些不称职的上司毁掉。所以,培养新员工,有两点很关键。一是要交给新员工做事的方法。虽然给新员工安排的工作难度不大,但是必须要让他掌握合理的操作方法。做事的方法会让新员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克服潜意识里的自卑,获得自信和成就感,从而享受工作的乐趣。二是要新员工具备公司员工应有的素质。这里所说的素质主要是指在日常工作中必要的行为准则,比如汇报、沟通、说话方式、态度等。所以,对于管理者来讲,素质培养是当仁不让的责任,这有助于新员工快速进入角色,掌握工作要领。
此次我们工程部的两位新任项目经理祖圣奇和舒正稳同志,都是2017年毕业初入职场的新人。他们都是通过皖信第一批“黄埔军校”培养和历练出来的佼佼者,理论结合实际,在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带领下,自己边学边摸索,跟着老师“偷师学艺”最后精益求精,青出于蓝,不畏辛劳,兢兢业业,最终获得了业主用户一致的认可和表扬。短短的一年时间,他们进步如此之大,归结到底一是我们皖信文化中强调的对新人的栽培——上司和前辈的行为举止是最好的教材。自古“上梁不正下梁歪”,以身作则即是对新人最正确的引导。祖圣奇同志从去年毕业以来,一共负责了3个项目的现场管理工作。他的前辈兼老师桂良斌同志是我们皖信非常优秀的项目经理,经常获得业主的表扬和赞赏,更是我们皖信的头号标兵之一。在他的带领下,小祖同志进步飞快,到最后自己独立负责项目时收获了业主的认可。他说,“桂总经常讲把事情做好就行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真正执行起来其中的困难是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但是小祖做到了,他学到了老师的精髓并埋头苦干,对于未来他也是充满了信心和激情。另外一位是舒正稳同志,他也是去年毕业,出自皖信一期“黄埔军校”,加上老师带领和自己独立负责的大大小小的项目有8个了,六安、东至、芜湖、南京都留下他的脚步和汗水。他的老师李晖同志也是一位新人,但是每一个项目都做得很出色,“态度端正、做事细致、未雨绸缪”。这是他做人做事的方式也是他经常告诫他“徒弟”的话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企业在各个阶段需要不同的人才,所以是需要大量的新鲜血液能够融入企业,进而推动企业飞速发展,所以新员工对企业的影响巨大。在我们皖信文化里,赫然屹立着“以人为本,无为而治”的建设方针。强调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企业以成就员工、激发和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企业建设的核心任务。“无为而治 ”更是皖信人求真、务实、尊重事物发展规律、勤奋努力的写照。因此,广纳贤才、尊重人才、培养人才是我们持续发展的原则,未来也会有更多钟灵毓秀浮现,皖信的发展之路也会越走越远。
没有风浪,便没有勇敢的弄潮儿;没有荆棘,亦没有不屈的开拓者。积以跬步,厚积薄发。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