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慧
最近在热播的电视剧《带着爸爸去留学》、《少年派》,里面关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动,有正面教材也有反面教材,一度成为同事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尤其是已为人父人母的更是聊得热火朝天。作为一名育有3岁女儿的新手妈妈的小编我,感受颇深!既一边谴责闫妮饰演的妈妈太过严厉,又惶恐于自己女儿以后若像林妙妙这样该如何教育?因为这部剧让我想起了自己的青葱岁月和曾经父母对我的爱和付出,也让我这个老母亲开始思考,今后该如何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一时间,如何养孩子成了摆在我面前的人生难题。
父母与孩子既是一辈子的牵绊,有时也是冤家,父母的人生与孩子的人生,父母如何同孩子一起成长等等问题。很多青春期的孩子都会抱怨自己的父母不可理喻,相信他们的爱是真的,但烦也是真的。都说女人有了孩子后就会逐渐失去自我,她的世界里只有娃。电视剧中的老母亲王胜男把对孩子的依恋化为唠叨和责备,也带给女儿林妙妙难以喘息的压力。
其实养孩子就跟“养员工”一样,付出多了容易造成溺爱,少了又容易孩子因为缺爱而造成性格缺陷,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尤记得在上个月调岗后,杨总亲自找我谈心,他说,“想做好管理,提高领导力,首先就要爱员工,发自内心的为他们着想,就像对待你自己的孩子一样,久而久之,大家就会感受到你的真诚和爱,后面会收获更多惊喜。”这个比喻真的很贴切,给予爱的“度”如何把控,既不放任又不强制管束,值得深思!
一、好父母要懂得适时放手!当然,好领导也要懂得适度放权,充分信任员工,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作为中国企业教父级的人物柳传志曾表示,企业有没有主人是很重要的,员工成为主人,才能真正沉下心去做事情。把员工的利益放在很高的地位,对员工给予真诚的爱,但需要澄清的是保证员工的利益决不是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股东创造利润,而是这本身是企业发展的目的之一。
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即把员工的追求和企业的长期发展融合到一起。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认为,员工的梦想很现实,他必须要生存。而老板要思考有没有倾听过员工的想法,如果员工基本的生活保障都得不到满足,他在这儿工作没有得到荣耀,没有成就感,没有很好的收入,要他为你而骄傲,不可能!同时马云用“换位思考”的逻辑指出,员工工作懈怠、要求涨薪等情况的背后,并非代表不珍惜工作,领导者首先要学会从自身找原因,只有设身处地为员工的基本需求和难处着想,员工才会热爱企业并努力工作。就像你爱孩子就要站在她的角度考虑,而不是你主观认为的她必须这么做,要知道没有天生的坏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
二、制度是绝情的,管理是无情的,执行是合情的。给孩子定规矩,就像企业必须有规章制度一样。
在只有赞扬没有批评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在成人后进入社会其心理承受能力是非常差的,稍微遭受一点挫折就有可能被击垮,从此一蹶不振。格力董事长董明珠说:“爱员工你就要敢于骂员工,一个领导者能骂员工还会让员工心服口服才是真正有人格魅力的优秀领导者。”
如果真的爱你的员工,就考核他、要求他,逼迫他成长;如果你碍于情面不敢管不敢说,低目标、低要求,养了一群“小绵羊”,这是领导对员工前途最大的伤害,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领导!因为这只会助长他们的贪婪、无知和懒惰。让员工因为你而成长,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具备了完善的品行道德,就是企业对员工最伟大的爱!
《少年派》折射的很多教育话题,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不仅仅是女儿林妙妙在成长,爸爸林大为与妈妈王胜男也在成长,他们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和第一次做子女,都在学习如何更好的相处,如何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同时我们要明确的是,真正的管理,不是扼杀员工的天性,而是如何更好的激发员工的独立思考能力,更好的引导员工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领导不能万事包办,也不能过于松懈。给予明确的算法后就不是放任不管了,还要定期收作业、改作业,及时辅导纠偏,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