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之行”有感
文、图/陈慧
中秋佳节和国庆小长假已结束,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度过的?与亲朋好友团聚了吗?外出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吗?和想见的人见面了吗?
我去了趟黄山,遍览人山人海,却没有见到想见的人。所以在今晚这乌云密布的夜空中,虽不合时宜,虽无觥筹交错,但我仍想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人呐,读了几本书就容易变得矫情。
就像我初次爬黄山登顶之时,眼望这层峦叠嶂、群峰荟萃,我就会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就像我透过乌云隐约看见今晚这轮月,我就会想“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借着这忧思,我想起学生时代,大学时期的玩伴,当时天天在一起,现在天各一方,“当时只道是寻常”。现在好像每个想要努力的人,都需要自己为自己带上枷锁,远离亲朋、远离安逸,投身到撕扯的洪流之中,不够快活。借用现代诗人汪国真的那句话,“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让自己崇高。”多么豁达啊!
身处这繁华年代,有时候我也会联想起盛唐时期,我就发现如今同样是安居乐业,同样是英雄辈出,可比之千年前,好像缺少那挥洒肆意的风流。我们这个年纪,正逢梦想与现实激烈碰撞的时代,我们可以突然热泪盈眶,我们也能够瞬间冷静下来。想起过去总有人问,你上大学是为了什么?我说,因为上大学才可以骗自己,未来还有无限可能。那有人说你一直读书就够了,学历决定一切,可真的是这样吗?我越学习我就越是迷茫,后来工作以后发现学历也不能决定一切。有的同学出国留学后回国考了银行做了金融,有的同学读到博士然后去考了公务员,最后大家都顺理成章成了“社畜”,为老板早日实现财务自由而努力拼命工作……
人永远无法走在时间前面,人也不知道自己做的选择是对是错。在刚毕业的前几年,我觉得自己有理想有抱负,甚至还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觉得自己满腹才华而怀才不遇。(请不要笑话小编我,毕竟谁的青春不做梦呢?我不过是万千普通又自信的年轻人之一。)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现在就当时还没有十年,但我好像也没那么自信了,但普通却是真的。后来随着遭受社会毒打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干脆就这么想了,放弃思考,放弃挣扎,踏实做好脚下。但我又担心,没有思考的努力终将变成南辕北辙。因为平时我们喝的鸡汤都是这么炖的——“没有目标的人生是黯淡无光的;没有方向的努力是徒劳无功的。没有目标的人,就如同行尸走肉。”可是我又细细想来,有了目标也不意味着一定能上岸。千年前的古人,他们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他们的命途也不总是春风得意,但他们仍然写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他们仍然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们在自己沉厄顿挫之时,仍书写慷慨激昂,鼓励后辈,我们又岂能自怨自艾!
后人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所以我想,放弃所有未曾发生的假想和空想,把时间用在刀刃上,走该走的路,做该做的事,尽己所能去传递更多的正能量。毕竟这世间还有很多美好不曾遇见,山的那一头还有另一番风景未曾踏足。
最后引用国父孙中山的话来与各位共勉,“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
微信扫一扫